中世紀素描
西方史家一般將中世紀羅馬帝國崩潰後稱為 “中世紀”。但明顯這叫法是不清楚的, 可是經歷多個世紀的使用, 我們只能跟著用這稱謂。
“中世紀”一詞是最先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鑄製出來的。他們認為羅馬帝國崩潰(500年)之後的一千年, 即到1500年前後, 是一個 “中期”, 是歌德蠻人野蠻行為的一段日子。此中期介於輝煌的古典時期(主要是希腊古文明, 後由羅馬承傳的), 及他們所處的光明時期的 “中間黑的、暗的一段”。
當今學者一般都用這稱謂, 「中世紀」好像是意義清晰的一種無需再作詮的概念。但我們應有保留, 要看到這名詞的基礎是對那段(500至1500年)時期的一種錯誤概括。其實, 千年的變化, 導致今天制度和觀念, 許多方面, 我們所處的當下世界是承繼著中世紀的世界, 特別是在西方。
若果將中世紀視為空白一片是不對的, 但若將它視為一段完整緊密結合時期也是錯誤的。為了問題處理方便, 一般劃為「早期」及「後期」。「早期中世紀」指500至1050左右, 即古文明逐漸解體的一段日子, 及後與東方高文明接觸而引致「後期中世紀」的文明建樹。自羅馬帝國崩潰後三個世紀多, 古典文化逐漸被遺忘。這段時期, 東方羅馬帝國成為拜占廷。回教文化將一大片昔日的羅馬帝國土地改變觀念及處理問題的方式。日爾曼人及北歐人停居在他們侵入的地區, 封建社會終於呈現清晰的面目。
西歐出現的局面, 一方面是地區性的三家聯系, 另一方面是帶有普遍的天主教體制的出現。兩者都為蠻方文化進入後所形成的混亂局面。共同的愿望是: 秩序的重建。歐洲的中世紀,一般劃在公元五世紀至十五世紀的一千年。在歐遊,導遊們會經常提到中世紀的名詞;歐洲許多值得欣賞和深入研究的就是在這時期出現;但需承認,中世紀的確有許多不同詮釋。
五世紀至十五世紀的一千年,稱為中世紀,這是歷史學家在處理問題時作出的人為分期。在一千年間,甚至到今天,許多觀念、制度、語言都在演變中,看不到截然分開的所謂時代特徵。現代的歷史學者再分三期:早期、高度發展時期及晚期。用年份分的話,可用476年,羅馬帝國崩潰至1492年,所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期。為何我加「所謂」一詞呢?因為一般認為早在1000年,即早過哥倫布發現南美洲時,北歐人已到達那裏,他的名字是Erikson,這名字今天頗容易記。
五世紀末,當時羅馬帝國己垮,主要的發展動力來自日爾曼民族,他們進入以前帝國的統轄地區;他們的擴散改變歐洲的面貌。他們承繼羅馬留下來的文化影響,主要是法治形式。有不少學者認為,歐洲就在羅馬法與蠻人法兩者匯合而成的體制。在以後的三百年間,即到八世紀,(中國是唐朝盛世),歐洲基本上停留在原始的文化方式。這時期的歐洲,基本上沒有我們所理解的「政府組織」。政治、經濟活動基本上是本土的,離不開家庭和周圍的小數相熟的鄉民。農民與土地分不開,也離不開土地主;土地主成為農民的保護者,甚至是正義的主持者。隨之而起的是土地兼併,土地主聯盟,通過婚姻或買賣土地,形成一種封建關係網。當時,只有教會是有普遍影響力的制度,每地區的主教擁有整體教會的部份權力。教會最重要的成員是隱修院的成員。當時的知識普遍低落,修院研習的只是一本聖經,這時候,識字的人是非常稀有的。
五百年後,到十世紀末,人口移動,主要是北歐及來自亞洲草原人民的移入。這時期是歐洲中世紀大發展時期。許多史學家所指的中世紀史就是這時期的論述,顯著的變化是城市的出現,商業買賣恢復起來。羅馬天主教會在羅馬帝國的模式上組織成複雜細緻的管理機制。這時刻亦是隱修院放大發展的時期,僧侶名為離世獨立,其實愈來愈捲到俗世的權力管理階層核心去。經濟生活的變化使人腦子也多開動起來,這時期亦是歐洲文化發展非常重要的時刻;大學的出現,士林哲學的發展(基本上是像社會管理學)。工藝方面亦有大突破,文學、藝術、建築各方面都留下不少到今天仍被人讚嘆不止的傑作。
到十二世紀末,教會已成為歐洲的最大的管理者,基本上,生老病死都受它管。教會已成為貿易、經濟、政治的最具威力的因素;也可以這樣提,教會將歐洲統一起來。當時商務活動愈來愈興旺。早期的歐洲被困在土地,離家園不遠;從被困到擴張主要是十一世紀的十字軍東征。十字軍亦帶來一次東西文化的大交流。中世紀的高度發展,在哲學上、文學上、音樂上等等都離不開這次的軍事擴張,以神聖口號帶頭的十字軍東征。
中世紀的晚期往分離的方向發展。這時期教會內部紛爭不斷,各方爭奪最高領導權,而俗世國家制度逐漸形成,城市各自爭取獨立自主。可以看到,這時期是教會與俗世皇權鬥爭最劇烈的階段。中世紀晚期的宗教思想史可見到不少神秘主義,這無疑是思想上找出路的其中一種表現,他們想更接近聖經的真義。這種趨向成十六世紀的以馬丁路德為首的宗教故事。
從政治上看,民族主義的覺醒導致現代的民族國家的出現,貿易與金融的擴張改變整個歐洲的生產與分配模式。可以這樣理解:在中世紀的發展上慢慢形成現代歐洲的格局。
本文章由博主個人原創, 擁有該文章之版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