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女碼大利肋
日日講羅浮
聖女碼大利肋 Sainte Marie Madeleine
作家:艾哈德 Gregor Erhart (1470-1540) 德國人,生平不詳
木雕塑(椴木) 高1.77米 深0.43米 闊0.44米
艾哈德首次出現在文獻中是在1494年,這尊聖女瑪大利肋像很可能是在1502年完成。
聖經新約路加福音第七章三十七節寫道:「那時,有個婦人,是城中的罪人,她一聽到說耶穌在法利賽人家中坐席,就帶一玉瓶香液,來站在他背後,靠近他的腳哭了起來,用眼淚滴濕了他的腳,用自己的頭髮擦乾,又熱切地親他的腳,然後抹上香液。」
路加沒有點名,但自古以來,傳說中的罪人就是這名瑪大利肋的女子。自一世紀以來的傳說,她就是被耶穌驅去七魔的那位、站在十字架旁、去抹耶穌遺體、和是耶穌復活後第一次出現在凡人面前的第一位女性。總之,關係密切。
傳說中,在耶穌去後,她隱居,不食不喝,衣服也不穿,只靠她的長髮掩蓋,而每日有六位天神送她到天上去聽眾多天神的合唱。
自八世紀以來,聖女瑪大利肋備受歡迎,她代表著人改邪歸正成聖的可能,她原初是個妓女,是罪人。另一方面,她代表著隱修默觀生活的方向。本篤會很喜歡尊奉這位聖女。但這尊木雕是為另一修會而造的,應該是道明我修會教堂的裝飾,原初是有彩色的,還有已經失去的六個天神在旁邊扶擁著她。
在中世紀期間,聖女瑪大利肋很有名聲,連英國名學府牛津、劍橋都有以她命名的學院。
每走過這尊雕塑前總被她的姿態與面容吸引,她好像正在欣賞天國的天神音樂,姿態的平和細緻,長長而捲曲的頭使它接近文藝復興新意念,中世紀過份強調罪及否定人的七情六慾在這作品中顯出另一路向。可以看到,那是中世紀藝術符號結束的年代。
本文章由博主個人原創, 擁有該文章之版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