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伯爾納德(1090-1153)
中世紀素描
英法文都是這樣寫,Saint Bernard。中譯慣用聖伯爾納德;但也有譯成聖貝爾納。一般稱這位聖人為Saint Bernard de Clairaux,因他自古以做過Clairvaux修院院長而名留史冊。克萊爾沃(Clairvaux)在香檳區。
直至十二世紀, 僧侶是西方基督教社會的支柱。大部份僧侶跟聖本篤會規生活。他們可以說是天主教會內的精英;他們的修院莊園,龐大的圖書館及抄書樓,形成保存古典文明的古堡,使優美的古典文化能有機地延續下去。
面對世俗力量的壯大,僧侶們不斷地要保障己有的獨立性,他們甚至有種要普天下跟基督教義行事,有種要改革整個教會的傳教心態,雖然,表面上是與世無爭,離世俗自處,但核心是要戰勝世俗。聖伯爾納德恐怕是個明顯表現以上精神的一個代表。
聖伯爾納德與熙篤會關係密切,但他不是創會者。熙篤會是1098年由Robert de Molesme因覺得原來的Cluny本篤會修院對聖本篤會規守得不夠嚴謹,另起修院於法國熙篤(有譯作西篤)Citeaux,該會以地方名命名為熙督會。1112年聖伯爾納德入熙篤會,他不是一人進入,而是帶著全村三十多人一齊加入嚴規的修會,三年後,到香檳區克萊爾沃建立修院,自任院長,一直到死。雖然多次被委任主教、大主教職位,他都推了。到死時仍是該院院長。但真正花在修院的時間不多,用他自己的話,「除了穿的會服外,我已沒有那部份似個隱修士。」1130-1145期間參與過多次神學及俗世鬥爭。基本上,他是神秘主義者,對偏向理性的阿伯萊克德(Peter ABELARD)很過不去。他雖無教會官職,但曾先後做過五位教宗的心腹顧問,對教會事務有很大的干預能力。1137年,他不滿Cluny一位僧侶被委任為可管及他的修院的教區主教,他直沖羅馬,要求再委任他人,終於委任了他的表弟代之。原先是選了他,他不願當,改由他表弟去接。
1130年教會選出兩位教宗,聖伯爾納德支持他認為德行比較高的Innocent II,鬥爭了八年,那時西方處於大分裂局面。終於等到另一位教宗逝世,分裂局面才平息下來。聖伯爾納德的精力過人之處也可見於他極力支持十字軍的舉動,甚至為聖殿騎士會修會規。他啟動的第二次十字軍,如同其它的十字軍也是沒有什麼成果的宗教狂熱運動。他終年於1153年8月20日,死是63歲。一生中,聖伯爾納德共創建六十八所修院。那段日子真是熙篤會的黃金時代,但未到十二世紀未,許多修院因聚富而趨於渙散,那好像是無法超越的規律。
本文章由博主個人原創, 擁有該文章之版權